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的办学定位,培养了大批的一线工程师。作为学校的特色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着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扎实工程基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本年度,电气学院教工党支部将支部组织生活与学校、学生的综合改革与发展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攻坚克难,磨练内功,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试点”活动,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电气学院教工一支部由支部书记、系主任、优秀教工党员带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教工党员、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并与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行座谈。一支部党员教师走访上海玉叶仪表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希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九高电气有限公司等与专业相关企业,了解了企业对于工程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团队学习能力,一支部教工党员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特点,设置若干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项目要求,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搜索、分析、整理资料,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电气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攻坚克难,磨练内功,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系列活动,使支部教工党员们进一步加深对于电气工程师的理解,拓宽专业视野,为使支部教工党员对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指明努力方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做法,探索“攻坚克难,磨练内功,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组织生活新模式,构建企业与学校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方面,通过支部教工党员、积极分子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使他们切身的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所规划;另一方面,党支部拟邀请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到学院参观座谈,与支部党员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给支部教工党员提出好的学习建议,促进他们成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组织生活方式,既增强了校企合作,帮助支部党员、积极分子提早了解工程师实际工作,了解社会,又大大增强了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改善了以往组织生活内容单一、空洞的状况。像这样的有特色的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学习工作实际,促使支部成员更加努力的学习,服务支部党员的同时发挥教工党员在教学改革上的带头作用。通过“N+2”、项目驱动、学生助教教学改革,可以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张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