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贵校张于波同学从2019年暑期开始,连续三年返回家乡参加志愿活动、关心家乡发展......”,信的落款是淅川县大学生援乡计划团,信中详细描述了一位大学生连续三年利用假期返回家乡参加志愿者活动、反哺家乡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名上海学子的肯定与感谢。这封信的主人公:名叫张于波,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来自淅川县一个小乡村的他,同时也是一名国家资助政策的受助者。借助着各类国家、上海市、学校的资助政策,他顺利进入大学学习。为了帮助更多同学,主动申请成为“学生资助宣讲大使”,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连绵山脉导致这里的交通并不方便。这里不仅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更是河南省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因临近湖北,刚脱贫不久的淅川县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就成了重点关注地区。而今年河南省特大暴雨中部分乡镇更是遭受了洪水的侵袭。
假期张于波参加了上海高校“行走祖国”主题活动,内蒙古自治区资助宣讲结束后返乡的他在看到家乡受灾情况后,便决定要为家乡做些什么。在了解到家乡部分地区学生分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后,想到暴雨灾害更是给不少刚刚脱贫的家庭雪上添霜时,他立刻主动进村入户讲解,结合自己制作的宣传手册,向受灾的准大学生们介绍国家、学校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政策等助学政策。
除此之外,他依托大学生援乡计划团乡联、城联等渠道和方式,结合自身受助经历以及成长故事,在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老城镇小街小学以及附近的村落开始了自己回乡故事。
“资助政策能帮助我上学吗?”“你讲的资助政策是真的吗?”“那要怎么才能申请”成为了讲解过程中他回答最多的问题。
当我们问向张于波同学:“你是怎么想着去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
“我就是享受国家资助政策才顺利读的大学,我想让家乡更多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读大学、让受灾的学生扫除经济上的顾虑”。这样简单的回答却讲出来他心中的那份坚定。
进学校周边社区开展活动、“新寺小学”支教、防疫志愿者、学长讲坛等等的公益活动成为了贯穿他的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的暑假社会实践中,张于波带领学生团队返回家乡,调研家乡的脱贫产业时。在看到农户家中因疫情滞销的猕猴桃后,他更是主动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大学生营销比赛相结合,通过帮助农户设计产品标签、微信公众号营销等手段成功帮助农户销售两百多斤。返校的他在学校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座谈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据了解,张于波目前就读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拥有“奖、助、勤、贷、补、免”六位一体的科学资助体系,而学校在积极响应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委领导下,也在不断健全各类资助政策,帮助更多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引导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而像张于波这样的学子还有很多,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不一样的青年故事。
文/图:电气学院